為支持實體經濟發展,降低社會融資實際成本,中國人民銀行決定于2020年1月6日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.5個百分點(不含財務公司、金融租賃公司和汽車金融公司)。
中國人民銀行將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,保持靈活適度,不搞大水漫灌,兼顧內外平衡,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,貨幣信貸、社會融資規模增長同經濟發展相適應,激發市場主體活力,為高質量發展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。
1、此次降準如何支持實體經濟?
此次降準是全面降準,體現了逆周期調節,釋放長期資金約8000多億元,有效增加金融機構支持實體經濟的穩定資金來源,降低金融機構支持實體經濟的資金成本,直接支持實體經濟。
此次降準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,有利于實現貨幣信貸、社會融資規模增長同經濟發展相適應,為高質量發展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,并且用市場化改革辦法疏通貨幣政策傳導,有利于激發市場主體活力,進一步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,支持實體經濟發展。
2、此次降準是否有利于緩解小微、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?
此次降準增加了金融機構的資金來源,大銀行要下沉服務重心,中小銀行要更加聚焦主責主業,都要積極運用降準資金加大對小微、民營企業的支持力度。
在此次全面降準中,僅在省級行政區域內經營的城市商業銀行、服務縣域的農村商業銀行、農村合作銀行、農村信用合作社和村鎮銀行等中小銀行獲得長期資金1200多億元,有利于增強立足當地、回歸本源的中小銀行服務小微、民營企業的資金實力。
同時,此次降準降低銀行資金成本每年約150億元,通過銀行傳導可降低社會融資實際成本,特別是降低小微、民營企業融資成本。
3、此次降準對我們普通人有什么影響?
春節馬上就到了,春節年關可以說是用錢的高峰期,企業要結賬,個人要用現金,好回家發紅包。在舉國歡慶的日子里,央行宣布降準0.5%算是送給全國人民的大禮包了。
那么,此次降準對于我們普通人來說,會有什么影響呢?下面,我們就從普通人最關心的三個領域:股市、樓市和工作,來做一個簡要的分析。
第一、股市。這是很多股民關心的。去年的1月4日央行降準1%,讓A股徹底反轉,脫離了底部,才帶來了2019上證指數上漲22.3%的結果。所以,市場上資金的增多,對股市是利好,不過這次的力度沒有去年的大,影響也會小得多,但不管怎么說,對股市依然是一個利好。持股過節的股民應該是可以開心的了,明天應該會有一個小紅包的收獲。
第二、樓市。這也牽動著大家的神經。無論是已經買房的,還是沒買房的,都很關心。政府對樓市的態度是很明確的,穩字當頭,穩才是最終目的,大漲和大跌都不符合調控的基調和目的。這次降準肯定不是專門為了房地產,政策的導向是用足夠的手段去限制資金流入這個領域。所以,對房地產而言并非是好消息也并非是壞消息,算是中性的。
第三、工作。其實這個才是最應該被關心的,因為我們每一個普通人基本都是在企業和單位上班,而只有這些資金流入實體經濟,支持了實體經濟的發展,流入了無數的中小微企業里面,企業的發展平穩了,我們的就業就平穩了,收入就平穩了。
從央行負責人的表態也可以看出,向市場釋放流動性,不是讓大家去炒房炒股的,做企業,做實業才是根本,這才是央行的良苦用心——降準支持實體經濟發展!